(资料图)
视频加载中...近日,浙江杭州一位女士晒出自己公司允许带娃上班的照片,引来不少职场妈妈羡慕的眼光。公司贴心讲人情,员工暖心受激励,听上去似乎是一场温暖的双赢局面。职场人的家庭与事业,不再是单选题了吗?
“允许带娃上班”,虽然看似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,但收获了员工对企业的情感。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,员工粘性更高了,也更有干劲儿了,员工安心工作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同时还减轻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和负担。企业实实在在的“伸手”,既是为提升工作效能做增量服务,也是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。
大家为“允许带娃上班”点赞的同时,但也要知道并非适合所有单位。受到工作环境、工作性质等因素限制,相信大多数公司没有条件允许员工带娃上班。公司有善意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兜底,但不能硬性要求所有公司都能有如此举动。
2021年,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,全国0至3岁婴幼儿数量约为4200万,其中三分之一有较强烈的托育服务需求,但目前实际入托比仅约5.5%,供给缺口较大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,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,尤其是照料3岁以下的孩子,是眼下不少家庭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。
如果说“允许员工带娃上班”是一种人性化举措,“妈妈岗”则是既能实现上班,又能带娃“两不误”的方式。日前,广东省推行“妈妈岗”实施意见也上了热搜,该意见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,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,工作时间、管理模式相对灵活,与其他岗位同工同酬,方便兼顾工作和育儿。同时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用于“妈妈岗”设置,让妈妈们不仅仅局限于基础岗位,也有个人发展空间。
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,既需要公共部门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与普惠性的“制度补血”,也离不开市场力量的“温柔相待”。一起合力来解决职场人的实际困扰,以周到细致和有序衔接消解个体担忧与焦虑,加快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相适应的育儿型社会。“家庭”与“职场”不该成为单选题。
标签: